护垫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护垫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景德镇南窑发现唐代最长龙窑遗迹长达788米-【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19:11:45 阅读: 来源:护垫厂家

“景德镇乐平接渡镇南窑考古发现唐代最长龙窑遗迹,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一步,具有正史补史的作用,为探讨景德镇早期的陶瓷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窑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业和青釉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江西乐平市召开的景德镇唐代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如是告诉记者。

此次考古研究表明,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景德镇最早的窑业遗存是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的窑业遗存。

据参与考古的专家介绍,在南窑窑山北部散布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东西最宽200米、南北最长153米,地表可见13条明显隆起的脊状堆积,勘探得知在两条隆起的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一龙窑遗迹,总计有12条,由中心最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

在南窑村窑山东南部全面揭露一条长达78.8米龙窑遗迹,该龙窑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

张文江说,“窑室内多处部位保留排列整齐的原始状态的装烧坯件的支座,对于了解当时龙窑的装窑量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南窑的生产流程、窑炉砌造技术、探索南窑的烧造工艺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史提供了依据。”

尤为独特的是:叠压在该龙窑下面的另外一条龙窑,在窑床中段使用了方形减火坑的技术手法,这是以往龙窑遗迹中所不见的。

南窑所烧瓷器釉色种类较多,有青釉瓷、酱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绘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为主。值得关注的是青釉、酱黑釉腰鼓和器形硕大的大碗器,彰显了唐代赣鄱与西域地区文化交流频繁的史实。

窑具有支座、匣钵、匣钵盖、间隔具、火照、利头、印模等。产品的烧造采用龙窑进行,器物的装烧多数采用瓷泥衬块间隔明火叠烧、衬块间隔明火套烧,少量高档产品诸如内、外壁满釉的青釉玉璧底碗、盘采用匣钵单件或者匣钵多件叠烧。

“这些对研究唐代青瓷窑场的窑位区分和器物装烧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方地区烧瓷窑炉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张文江说。

窑址文化堆积厚,达1—3米,堆积最深超过5米,规模宏大,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保存规模之巨大、完好在江西省境内同类窑址中罕见。

南窑遗址的遗存丰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运输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码头、陈腐池以及烧造产品的窑炉等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作坊遗迹,这些遗迹保存较好,连成一片,布局井然有序,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制瓷工艺流程等方面能够再现和复原了南窑唐代制瓷的真实面貌,这在以往景德镇古代瓷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中是不多见的,在南方地区也是罕见的,为研究唐代南窑的制瓷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已经揭露的10个灰坑、1条道路以及1条灰沟等较为丰富的遗迹,为全面揭示南窑文化内涵,科学探明窑址内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布局形态以及演变方式和特征,为揭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社会组织、观念形态以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状况提供新资料。

南窑地处乐安河中游,频临鄱阳湖东岸,处在古代中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中枢。

南窑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 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乐平市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放置三国单机版下载

神雕侠侣无限元宝版

将军不败官方下载

攻城三国应用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