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垫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护垫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古镜常见的缺损及修补二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4:33:43 阅读: 来源:护垫厂家

二、清理加工性残痕

铜镜脱模后,先要清理掉浇口和冒口,之后再经刮削、研磨等机械加工,使之致“平”致光。刮削应属于粗加工范围,研磨则属细加工。唐张桑《千秋镜赋》云:“夫考工垂典,匠人有作,或铸或熔,是磨是削。”清郑复光《镜镜詅痴》卷一说:铜镜“铸成后必须刮磨”。便都说到了这两个工艺程序。由于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刮削研磨过程中都会在镜面上留下各种各样的道痕;这道痕虽然不是铜镜本身的缺陷,也无需使用上述诸种软质合金填充,但必须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否则是会影响到映照效果的。这一点下面再谈。

我们在考察战国西汉镜实物时,经常看到部分镜的背面存在一些切削加工道纹。如鄂州出土的西汉卷叶纹镜E1,低卷缘,缘高0.65厘米,肉厚0.2厘米,正背两面乌黑发亮。缘区,以及低卷缘上,都分布着麻麻密密、清晰均称的加工道纹,它们大体处在一个同心圆上。湖南出土的西汉四乳镜C3的背部也有类似现象。这种十分均称的道纹的产生原因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金属切削加工时留下的,二也不排除泥范加工所致的可能性。但不管怎样,这种道纹出现在镜面上,对于映照来说,都是不利的。

三、使用性缺损及部分修补措施

汉唐之镜含锡量较高,质地硬脆,使用过程中摔破之事并不鲜见;破碎厉害时便无复再用;如若不是十分厉害,古人便设法对其进行修补或改造。从我们接触到的资料看,古人对破损镜的修补改造之法有二:(1)是重新焊合粘合。(2)是大镜改小镜。

(一)焊合粘合

从文献记载和有关实物推测,古镜焊合粘合之法可有三种类型:一是金属焊接法;二是浇铸固连法;三是有机质粘合法。如此处理完毕,再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破裂了的镜就会重新团圆起来。我国古代关于破镜重圆的故事大约就是在这类工艺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1)金属焊接法。其中又包括低温焊接和高温焊接两种操作。

低温焊接法。即是汞齐法,它是用汞把铅锡两种金属一起制成汞齐,再以之作为焊料的。焊合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是一种低温焊接。此法可能发明较早,有关记载却是到了明代才看到的。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在谈到了铁器的锻焊、有色金属的软钎焊和硬钎焊之后说:“水银、铅、锡三合亦成焊药。”此“三合”之物即是铅锡汞齐。清郑复光《镜镜詅痴》卷四:“作照景镜”条说得更为明白:“锡大焊方,先用锡化大著松香,屡捞搅之,以去其灰。再逼出净锡,离火稍停,再参水银,自不飞。汞视锡六而一,不可过多,锡内水银过多则易碎。”此用锡化大著松香的目的是“以去其灰”,即去除金属锡表面的氧化物。故此松香实是一种造渣剂。这种汞齐法在我国古代整个焊工艺中使用不多,故郑复光说“诸方中有不用水银者”。

高温焊接法。即通常说的软钎焊和硬钎焊。我国古代软钎焊至迟发明于春秋早期①,大约战国时代,又发明了硬钎焊;唐代之后,有关记载便逐渐增加起来。明《本草纲目》卷十一“金石.硇砂.气味”条引唐苏恭云:硇砂“柔金银,可为焊药”。明宋应星《天上开物》卷十“锤锻.治铜”条云:“用锡末者为小焊,用响铜末者为大焊。”

使用金属焊接法的实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及一些民间收藏家手中都可看到,有的镜子背面可清楚地看到一条焊接过的破裂纹,并见有少许金属焊料残留在焊缝处。可以肯定,它是使用上述高温法或者低温法焊接的。

另外,还有一些古镜的破裂纹粘补得十分的精细,焊口异常光洁,不见丝毫焊料,两个残片对合得十分严密,不仅正面不见纤毫裂纹残迹,即使背面,也要好生分辨才能发现。我们推测,这种裂纹不应是高温法,而是低温法焊接的。因操作上的需要,高温焊接法的焊缝处往往残有部分焊料,其焊缝清晰可见;低温焊接法因在常温下进行,焊料可以用得较少;如若使用银汞齐,其焊接强度是较高的。当然,有机质粘合也在低温下进行,但有机质很容易氧化和分解,决不能历经千百年依然如此牢固严密。

(2)浇铸固连法。操作要点是:先在铜镜正面开凿两道或多道浅槽,并使每一浅槽跨越断口,分布在两个破片上;之后再向浅槽内浇铸铜液,冷凝后两个镜片便可形成一种固定连接。与此同时,断口上也最好进行相应的焊接或粘接。类似的浇铸固连法在部分古代青铜器上也可看到。

据报导,广东韶关市郊晋太元二年(377)墓曾出土一枚破裂了的半圆方枚神兽镜,其正表面一侧见有三个腰鼓形凹槽,其内浇有铜液。虽然原报导甚为简单,但基本情况还是十分清楚的。依此我们推测,它应当是对破裂镜面的一种浇铸固连措施。与此相类的固连方式还广泛地使用在古今木器业中。1986年发掘的包山楚墓中,其二号墓便发现过使用铜质蚂蝗钉固连棺板的做法。

(3)有机质粘合法。

湖北鄂州市出土过一枚半圆方枚神兽镜,试样编号E30,断代三国。一个断口上残留有一层极薄的褐黑色物质,不像是金属焊料;在镜子正面的断口处见有少许特殊表层脱落;在特殊表层之下,在金属镜体上暴露出了一层白绒绒的纤维状物,此物极薄,纤维极细,且紧密地与金属镜体粘合在一起。断口上的褐黑色物质因数量太少,难以刮下,未作科学分析,故对其化学成份和物质结构形态都难真切了解;我们推测,它很可能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粘合剂,自然,它的粘合能力是不太强的,且很快就会变质。表面上白绒绒的纤维状物曾请轻工部造纸研究所作过鉴定,原定为稻草纤维,作者之一的何堂坤也曾接受过这一观点;但纸史界另一些学者认为是麻纤维,因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的稻草纤维纸应当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到底是稻草纤维还是麻纤维,今暂存疑。但不管怎样,它是一种高级白色纤维纸是肯定了的。镜面断口附近粘贴纸片,一可强固两片残镜的接合,二也为外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电脑cpu货源

其他工业皮带

其他气体燃料